顯示具有 Google Chrome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Google Chrome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08年9月14日 星期日

Google Chrome 上的猴子

就是 Greasemetal;目前支援最基本的 script 功能。Greasemonkey 特有的功能目前還不支援。

2008年9月13日 星期六

Google Chrome 的一些使用 tips

  1. 在「上一頁」的按鈕上按下滑鼠右鍵即能顯示最近拜訪過的網頁列表
  2. Crtl+Shift+T 開啟最後一次關閉的分頁
  3. 直接在 address bar 輸入單位換算;比如 1ns in s,會自動利用 Google 計算機進行單位轉換(FF 也支援,只是不見得會利用 Google 計算機)
  4. 變大 textarea 如下圖:
    寄件者 HJ@Taipei
其它參考

2008年9月3日 星期三

Google Chrome;Google 瀏覽器!

Google 推出自己的瀏覽器了!這裡有漫畫式(繪者是 McCloud)的說明;大抵是說明現有的 Web 應用已經超出當時瀏覽器設計出來的原意,現在各式各樣的應用都經由瀏覽器來呈現、操作,因此瀏覽器本身也需要再進化!比如:
  • 更穩定
  • 更快速(尤其是對於應用 JavaScript 的網站而言!)
  • 更安全
  • 而在操作介面上,應該更簡潔、簡單

Google 瀏覽器本身一如 Google 的其它眾多服務一樣,是免費的;甚至它是 Open Source 的!

另外,跟一般瀏覽器的差異在於 Google 瀏覽器的 process 控制。(看來要複習一下作業系統了 XD)。一般的瀏覽器的實作是 multi-thread on single process。所以,我們若是開了許多分頁,基本上它們都在同一個 process 上,但是一旦某個 thread (如分頁)上的 JavaScript 執行過久把 CPU 吃掉的話,那整個瀏覽器就都掛了。

IE 都是由同一個 PID 4132 的 process 來處理分頁

而 Google 瀏覽器則是把分頁的動作都各自建立一個 Process,如同作業系統的行程管理一般,Google 瀏覽器會管理這些 process。因此若是某個分頁在忙碌的呈現網站內容時,其它分頁仍舊可以正常運作!因為每個分頁都是獨立的 process,若是某個分頁掛掉了,我們也只會遺失該分頁的資訊內容。(不過這也應該會帶來了記憶體使用量會不會因此大增的問題吧)

Google Chrome 則由 PID 4980 來管理產生、刪除 process。如上圖,第一個分頁,4980 產生了 PID=9112 來處理。下圖,我又多開了一個分頁,另一個 process;PID=10232 被產生。

在漫畫裡,有相當簡潔清楚的比較傳統瀏覽器記憶體管理和 Google 以 process 為主的差異(很像在複習作業系統的感覺哈哈)。另外用漫畫呈現也讓人容易瞭解,比如用了許多有趣的小例子,如「無限猴子定理」,一群人坐在一台小汽車上,來描述現有 JavaScript 引擎的窘境。是相當值得一看的介紹!

相關技術